梅花奖得主苏凤丽领衔,秦腔《锁麟囊》合肥站即将上演

秦腔



秦腔艺术源远流长。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因为早期秦腔演出时,常用枣木梆子敲击伴奏,故又名“梆子腔”。秦腔成形后,流传全国各地,因其整套成熟、完整的表演体系,对各地的剧种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并直接影响了梆子腔成为梆子腔剧种的始祖。清乾隆时,秦腔名角魏长生自蜀入京,以动人的腔调、通俗的词句、精湛的演技轰动京城,如今京剧的西皮流水唱段就来自于秦腔。


秦腔的表演技艺朴实、粗犷、豪放,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浓厚,技巧丰富。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剧目简介

秦腔《锁麟囊》


秦腔《锁麟囊》又名《牡丹劫》,是甘肃秦腔艺术剧院2009年根据同名京剧移植上演的秦腔剧目。剧中既保留了原作最经典、最出彩的“春秋亭”和“搜楼”,又强调了地域特色,在汲取精华的基础上,进行了很大程度的原创,依照秦腔特殊的艺术规律,以小见大展现秦腔独有的精气神,以“京剧的神韵、秦腔的风采”让古老的剧目焕发出了新的神采。




演出阵容

秦腔《锁麟囊》


薛湘灵:苏凤丽(领衔主演)
赵守贞:郭 锋
薛 良:左育强
赵禄寒:贺忠宏
梅 香:陈金芳 李晓晨
薛夫人:温彩霞
碧 玉:杨 兰
大 器:杨昕艳
麟 儿:陈慧霞
小傧相:郭凯杰
老傧相:郑春林
锣 手:李 峰


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

苏凤丽 

领衔主演


苏凤丽主攻青衣,是西北秦腔界著名的优秀旦角演员。师承秦腔表演艺术家肖玉玲(秦腔肖派创始人),尽得肖派真传,近年又潜心研究敏腔(即李正敏派)。在多年的舞台实践中,通过50多本传统戏、新编历史剧和10多本现代戏,创造和扮演了各种不同的人物形象,完善了自己的专业技术和艺术功力。


代表作品有大型秦腔《锁麟囊》《八月十五月儿圆》《蔡文姬》《火焰驹》《玉堂春》等,先后主演《梨花情》《窦娥冤》《铡美案》《大回荆州》《玉蝉泪》《五典坡》《湖阳春梦》《赵氏孤儿》《梨花飘香》《山魂》《大河情》《四进士》《阴阳河》《恩仇记》等多部剧目。


曾先后荣获二十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首届全国戏剧文化奖表演金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电影华表奖、敦煌文艺奖、全国少数民族戏剧汇演优秀表演奖、首届中国戏剧红梅大奖赛表演金奖、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优秀表演奖、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一等奖、甘肃省第一届戏剧红梅大奖赛红梅奖、甘肃省新创剧目调演表演一等奖等多项大奖。曾荣获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甘肃省“领军人才”、首届“甘肃戏剧八骏 ”、甘肃省第四届“巾帼十杰”、甘肃省“巾帼建功标兵”、甘肃省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甘肃省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德艺双馨”艺术家等多项荣誉称号。





剧情介绍

秦腔《锁麟囊》


登州富家之女薛湘灵出嫁之时,其母按当地习俗予之“锁麟囊”取“早生贵子”之意,内藏珠宝。

薛湘灵出嫁当日,中途遇雨,在春秋亭暂避,恰遇同日出嫁的贫家女赵守贞,赵守贞感叹家境贫寒、世态炎凉,在破旧的花轿中悲恸,湘灵闻知,慨然以“锁麟囊”相赠。

六年后,登州遭遇水灾,薛家逃难,湘灵与家人失散,流落莱州,遇旧仆薛良,携至当地绅士卢员外所设粥棚,适逢卢家为儿子天麟雇保姆,湘灵应聘入卢府,伴天麟游戏中,百感交集。

天麟玩耍中抛球入一小楼,促湘灵去取,湘灵登楼,见昔日之“锁麟囊”供奉桌上,不觉感涕。赵守贞见状盘诘,方知湘灵为当年赠囊之人,敬为上宾,结为金兰,助湘灵一家团圆。


主创团队

秦腔《锁麟囊》


原    著:翁偶虹

改    编:李学忠 (特邀)  付  胜

导    演:李学忠

作    曲:吴复兴 (特邀)  吴志荣

指    挥:周大为  封  发

配    器:吴复兴  徐光明   张森龄  戚渝生

复排导演:李  琳

舞美设计:马旭东  张云鹏

灯光设计:王梓舟  齐仕明  (特邀) 刘世华

服装设计:范晓蕙 (特邀)  金  炜  张宜超

道具设计:陈  亮  何世雄

音效设计:逯芳军  牟祥辉  

化妆造型:敬三军  王艳春    

编    舞:钱  文

舞美监制:张云鹏  张明刚

合唱排练:孔桂玲

音乐监制:张先利  汪  磊

演出总监:王军济  陈永胜  

舞台总监:陈永胜  郭凯杰  李  峰   

艺术总监:苏凤丽

出 品 人:马  勇


演出团体

秦腔《锁麟囊》


甘肃秦腔艺术剧院(甘肃省秦剧团)原为陕甘宁边区陇东文工团秦剧二队,1952年8月被甘肃省人民政府正式命名为“甘肃省秦剧团”,为甘肃省省级重点文艺院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甘肃秦腔”保护、传承单位。2012年6月转企改制,更名为甘肃秦腔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

建院70余年来,曾先后创作上演了《央金卓玛》《白花曲》《飞将军李广》《思源》《大河情》《锁麟囊》《敦煌恋》《八月十五月儿圆》《人往高处走》《蔡文姬》等一大批深受观众喜爱的经典剧目,多次在全国汇演中获得殊荣。

曾先后涌现出沈和中、王晓玲、刘茂森、王定秦、温警学、窦凤琴、谭建勋、苏凤丽等一批秦腔名家,为甘肃秦腔的普及、传承、发展,为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和秦腔艺术的繁荣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剧院曾连续两届被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评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被文化部评为“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创作排演的剧目曾多次荣获甘肃省“优秀新创剧目奖”,甘肃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甘肃省“敦煌文艺奖”一等奖,“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评比展演”二等奖,“甘肃省新创剧目”一等奖,“第一届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剧目金奖,“中国秦腔艺术节”优秀剧目奖,“甘肃省庆祝建国60周年新创剧目调演”剧目大奖,“首届全国戏剧文化奖优秀剧目调演”剧目大奖,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主办“2018年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等奖项。

甘肃秦腔艺术剧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和文化部颁发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甘肃秦腔)基地,剧院始终坚守社会职责定位,努力让更多艺术成果惠及人民群众,近十年来,累计演出1650多场,观众人数达300多万人次,其中农村演出810多场,深受基层老百姓喜爱,展现出甘肃秦腔这个古老剧种永不衰竭的艺术魅力和强大生命力。



演出信息

秦腔《锁麟囊》



国家艺术基金

2023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

大型秦腔《锁麟囊》


「演出单位」

甘肃秦腔艺术剧院


「演出时间」

2023年12月17-18日19:30


「演出地点」

安徽艺术剧场


扫码进群  可免费领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