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圆满完成央视《踏歌行》第二期节目演绎秀《踏歌·耕读传家》《踏歌·新桃花源记》的录制。这支由20名青年舞蹈演员组成的团队,在为期5天的皖南黟县外景拍摄中,以艺术匠心与坚韧毅力,将徽州文化与当代审美完美融合。此次圆满完成录制,我院文艺工作者不仅用精湛技术展现了安徽地域文化的深厚底蕴,更用挥汗如雨彰显了不畏艰辛精益求精的创作精神。
自7月初接到任务以来,剧院迅速组建工作专班,与央视导演组紧密协作,积极做好前期筹备工作。7月13日起,双方通过高频次策划会议,反复打磨节目方案,其中一场会议从下午三点半持续至次日凌晨三点,对演绎秀创意进行多次推翻重构,力求每个细节臻于完美。舞蹈团20名演员(10男10女)全员投入,针对户外拍摄特点,提前为每个舞蹈段落设计三至四种队形预案,确保拍摄万无一失。
7月20日,团队进驻黄山市黟县开展实地录制。导演组临时提出新的要求,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州鱼灯”融入表演。演员们连夜调整编排,通过灵动的舞姿与光影交织的鱼灯阵列,生动再现了徽州民俗的独特魅力。
录制期间正值盛夏,户外气温持续突破40℃,演员们每日清晨七点开始妆造准备,顶着烈日连续拍摄十余小时。由于拍摄限制无法采取防晒措施,汗水浸透戏服成为常态,但演员们仍以坚强意志克服酷暑,根据编导要求反复调整动作。每晚收工后,仍坚持根据当日拍摄效果,优化次日编排。
此次《踏歌行》录制,剧院以“文化传承者”的使命担当,将徽州耕读文化、田园诗意与当代审美创新结合,《踏歌·耕读传家》以刚柔并济的古典群舞展现农耕文明与诗书传家的精神传承;《踏歌·新桃花源记》则通过现当代舞的表现,勾勒出当代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该节目已于8月9日在央视一套播出。此刻,完成录制的演员们已投入新剧目排练,用汗水浇灌的艺术之花,仍将继续在传承创新的土壤中绚丽绽放。